|
|
米兰·昆德拉 |
|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 [详细]
|
|
|
|
目前共有25页/242篇文章,当前是第1页 [下一页]
看昆德拉如何写书评
|
2014-11-17
|
1995年,米兰·昆德拉发表了第一部法语小说《慢》。之前二十年,他离开了故乡捷克。之前十四年,他入籍法国。《慢》是他脱捷入法的最后一道手续,是他自我颁发的法国文学人身份证。昆德拉的小说里永远有……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4486)
|
米兰·昆德拉:获不获奖对他已无意义
|
2014-10-14
|
我已经记不清米兰·昆德拉是从哪年开始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了,好多年了吧?一直是个陪跑的,他似乎始终在有意捍卫着体育赛场的一个悖论—大热必死。今年昆德拉又无缘诺奖。昆德拉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5020)
|
昆德拉还没逃出极权阴影
|
2014-9-9
|
米兰·昆德拉刚刚出版的新作《庆祝无意义》,仍然持续着他一生作品中的反极权主义主题。 有些作家活着,我们以为他早死了。几个月前刚刚去世的马尔克斯是这样,今年刚刚出版新作《庆祝无意义》的米兰……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4853)
|
马振骋:为翻译和人生寻找“相”
|
2014-9-9
|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因为这句犹太格言被作家米兰·昆德拉反复引用,以至于很多人错把它当成昆德拉的名言。如果人类思考的背后真有谁在发笑,那更大的可能也不是上帝,而是昆德拉本人。即便记者面……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3383)
|
无意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意义
|
2014-8-29
|
米兰·昆德拉敌视庄重的生活态度,比如,他不喜欢诚实或者正直,因为诚实或者正直意味着占有着某种道德上的优越。在他的新小说《庆祝无意义》里,他让他的朋友达德洛撒一个不必要的谎言。 这个谎言实在无聊……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3174)
|
“无意义”才是有意思
|
2014-8-28
|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一个真正懂得玩笑就是玩笑、想象就是想象,而不会为任何事附加牵强的诠释的人,或者由这样的人构成的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 85岁的米兰·昆德拉今年高调回归,以新书《庆祝无……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3077)
|
卡波蒂挣扎之后的惨败
|
2014-8-27
|
杜鲁门·卡波蒂写《应许的祈祷》写得异常艰难。基本上是编辑催稿,他就写上一点,否则就兀自磨洋工,愣是把这本书的写作从上世纪60年代拖到80年代,而且最终没有写完。卡波蒂动笔时声称要写一部堪比普鲁……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3298)
|
昆德拉的“小包袱”——《庆祝无意义》
|
2014-8-18
|
米兰·昆德拉以85岁高龄出版新小说,且是10年酝酿之作,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都还来不及去关心他写了什么就已经为之激动振奋甚至豪情万丈了。要知道这个年龄的很多小说家除了写回忆录已经不会再写别的什……
|
[点出查看全文]
|
评论(0) | 阅读(2903)
|
|
共有242篇文章,当前第1页,
共分 25 页:
[1] [2] [3] [4]... [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