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是瑞典著名作家埃斯普马克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遗忘的年代》中的第一部作品。小说设定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背景,在这里,每个人的记忆只能维持短短的四小时,这意味着人们不记得自己的家在哪儿,不记得自己的工作是什么,甚至不记得自己的妻儿家人是谁。而《失忆》中的主人公,一个或许是某教育机构官僚的人物,则担负起了调查“失忆”这一现象的重任,并且在不断的调查过程中他还夹杂了他的私心,想要寻找一个记不得音容样貌,却只留有深刻思念的她--L。
这是一部充满了丰富想象与细密刻画的小说,全篇以我的口吻我的视角来叙述这一社会背景所产生的不安、矛盾与种种复杂的情绪。切入的视角是私人化的是窄小的,可是通过这样一个人物的细致刻画,作者带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如今的社会依旧存在的颇为宏观的问题。人物对于个人感情的困惑,对于官僚体制的困惑无不影射着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果人的记忆只有四个小时,一切感情就形同虚无,承诺成为了一种空谈,就如同法律失去了其约束力,政府与权力成为了随时更替的只能享受几小时的英雄。人们或许变得自由变得无拘无束,却也同样失去了保护与基本的社会关系与人情羁绊,社会成为了一盘散沙,人们只会享有几小时的狂热与暂时的冲动,却在更多的时间被茫然与不安所包围。就好像本篇小说的主人公,他试图寻找失忆的突破口,在各种细碎的记忆碎片中寻找曾经的自己,寻找他向往的那个人,他有着骄傲,有着焦虑,有着怀疑,有着矛盾,他的每一件举证似乎都充满了可能与希望,却最终回归原点。
所谓忠诚与背叛,所谓约束与自由,也许大多数时间就是两个连体婴儿,只有在一起寻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使得这个社会正常地运转。作者带给我们的文字是清晰的,情绪是复杂的,而每个人所能获得的感悟或许又是不同的,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魅力之一。
作者埃斯普马克是瑞典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或许是他诗人的特质,使整篇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又窜动着不安的灵魂。从充满张力的文字中所透露的各种情绪仿佛拥有生命力般,反映出眼前的现实,让人咀嚼,让人思索,从不长的行文篇幅中影射出的是更具现实价值的社会主题,能跨越时代与国界的界线,唤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也足见作者的不凡的思想。译者万之先生文字功底扎实,翻译优美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