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导论1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流动性23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3一、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变化24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6三、 全球化的风险29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资本流动32第三节 国际贸易流的冲击37第四节
序1导论1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流动性23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3一、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变化24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26三、 全球化的风险29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资本流动32第三节 国际贸易流的冲击37第四节 劳动力的跨国流动41一、 劳动力流动的不对称性41二、 发达国家为什么需要外国移民44三、 外国移民效应47第二章 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的影响58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58一、 泰勒制和福特制58二、 丰田制与精益生产62第二节 产品创新与全球生产线的转移66一、 产品创新创造了新的需求67二、 产品生命周期与跨国生产转移68第三节 科技变革对生产方式和劳动者的影响71一、 信息化对工作方式的影响72二、 信息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74三、 信息化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影响76第四节 模块化和温特制的国际分工78一、 模块化生产方式78二、 温特制生产方式82第五节 外包与全球生产网络及其趋势83一、 外包的产生及其合理性84二、 外包推动生产链的全球延伸86第六节 全球化生产方式对发达国家劳动者的影响90一、 马克思如何看待技术进步的影响90二、 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影响93三、 国际分工中的劳动者97四、 外包对劳动者的影响102五、 社会运动和国际劳工标准108第三章 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变革119第一节 从劳动力市场失灵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出台119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机制之一:工资调控125一、 工资节 制128二、 最低工资标准133三、 失业津贴(失业保险)改革143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政策机制之二:雇佣弹性148一、 灵活的雇佣和灵活的工时148二、 推迟退休以应对人口老龄化153三、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161第四节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及其启示168一、 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168二、 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一:灵活性171三、 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二:安全性179四、 劳动力市场政策变革启示之三:积极性183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的影响196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流行196一、 新自由主义的出台背景196二、 新自由主义的内容201三、 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及评价204第二节 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对工会的改革211一、 撒切尔夫人为何要削弱工会的力量212二、 新自由主义如何削弱英国工会的力量217第三节 对撒切尔夫人劳资政策的评价221一、 撒切尔夫人劳资政策的效果222二、 对撒切尔夫人有关工会政策措施的评价227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237第一节 福利国家的起源与特点237一、 英国建成福利国家238二、 德国“社会国家”的建立243三、 美国补缺型的社会福利247四、 北欧普享型社会福利国家249第二节 发达国家福利改革的原因253一、 社会福利制度弊端暴露253二、 福利供给与需求的变化259三、 经济原因和道德原因262第三节 与劳资关系有关的福利改革269一、 从普及型福利向选择型福利发展270二、 工作导向型福利272三、 延长劳动时间:退休年龄改革279四、 削减福利救济285五、 多元化的福利来源288第四节 对福利改革的评析290一、 福利改革的积极意义292二、 从阶级结构分析福利国家的改革前途295三、 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298第五节 福利改革中的劳资共谋:以荷兰为例302一、 “荷兰病”:资源诅咒加福利病303二、 从劳资关系视角看“荷兰奇迹”的发生304三、 荷兰案例的启示313第六章 发达国家劳动者的维权与抗争330第一节 工会的功能及其变化330一、 工会的基本功能331二、 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工会的变化336三、 工会状况变化的原因342四、 发达国家工会的问题346五、 简短的评论351第二节 发达国家罢工权的演进、实效与规制352一、 罢工权:从无到有352二、 罢工的类型356三、 罢工效应362四、 对罢工权的认可与规制367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的罢工动向373一、 发达国家罢工频次的变化373二、 以政府政策措施为目标的罢工376三、 企业经营策略和雇佣制度引发的罢工380四、 技术变革引发的罢工385五、 服务行业和白领阶层劳动者的罢工390六、 对发达国家罢工新动向的评论393第四节 案例分析:全球化时代的美国工会397一、 中美轮胎特保案398二、 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就业的影响400三、 美国工会:有社会影响力的利益集团407结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及其解决423参考文献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