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门者,如遇到高人指点,才会敲开正统收藏之门。 初入门者,如遇到名师引路,才会走上成功收藏之道。 笔者从事诗词创作及古陶瓷、奇石收藏活动二十余年,如今在申城诗词界、收藏界也进入“知名”者排行榜,是得益于当年不少文学界、收藏界前辈及名家的指点、引路。 一、1973年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创办的一家工艺美校里,教我们语文课及中同陶瓷史、中同书画史的老师是沙宗复先生。他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从小在儒家文化氛围浓郁的安徽黄山脚下长大,为人为友为师都颇具儒家风范。因当年我是他的语文课的高材生、课代表,学语文课认真、用功,在校期间他就教我学写散文、学写诗歌。是他最先鼓励我,称我为“小诗人”。走上社会后,我勤奋写作。1990年经上海文联推荐,与巴金的儿子李晓等一起赴北京人民大会掌参加了“文革”后中国文联首届全国青创会;1991年参加上海作协举办的首届诗歌青创会。后在上海著名诗人白桦、宁宇的指点激励下,诗歌创作灵感喷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仞期,连续四年出版了《觉醒》、《幻想的岁月》、《烈焰之魂》、《爱得凄迷》四本诗词专集。其中涛集《觉醒》、《烈焰之魂》,分别由门桦、宁宇作序,出版后,赢得诗歌界好评。至今,我有十余年时间很少提笔写诗,但我仍自信地认为:当年我借鉴移植西方美术界的印象派、野兽派及西方流行音乐界的摇滚音乐重金属派创作技法创作的诗集《觉醒》、《烈焰之魂》中的某些诗篇独特的表现技巧,存新世纪后的上海诗歌界重新朗诵,仍自信是新颖、奇特、领先的,颇具个人风格特色的。如“瞄准毕加索”、“明月之声”、“烈焰之魂”、“怨之瞳”等。回顾当年我初获诗歌创作活动的成功,得益于遇到高人指点;回顾当年我初获古陶瓷收藏活动的成功,也得益十遇到名师引路。 二、1975年我从工艺美校毕业进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从事专业古玩修复工作时,为业务学习的需要经常举办古玩鉴赏讲座。冈为求学时我足班十部,又分到古陶瓷修复班上作,故古陶瓷鉴赏讲座就山我负责。每次讲座开始前,都由我骑着黄鱼车,从当时上海福佑路旁的一座尼妯庵里(当时为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抄家文物仓库)运出数十件历代古陶瓷供讲座作教材用。而讲座主讲人,敦我们占陶瓷鉴定者是上海文物商店的著名占陶瓷器鉴定家周仲英帅傅,我们存学校上课用的教材《中国陶瓷》就足由他编写的。当时的上海文物商店,从属于我就职的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土要有两位著名瓷器专家,即周仲英与薛贵笙,他们与北京的著名瓷器专家耿宅昌年龄、名声相近。由于周仲英师傅既会说、又会写,所以领导派他来讲课。而薛贵笙师傅善说小写,我们只能在工作场合偶尔向他求教。 后又因业务学习的需要,领导安排我组织过几次既是同学又是同事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当时接待我们的是古陶瓷专家,后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的汪庆正先生,因他与我们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肯业务关系,个别古玩器物足古是文物,能否出口,要由上海博物馆的专家最后裁定。所以,江庆止先生给我们讲解古陶瓷展品时,也就更认真、更细敛,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时任上海劳动报文博记者,在采访民间收藏活动时,遇到了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会长吴少华先生,以及算盘收藏大王陈宝定先生、筷箸收藏大王兰翔先生。因兰翔先生也是作家,我们曾在上海虹口区工人俱乐部文学创作活动中见过面。他当时逛古玩市场时,也常见我寻觅古陶瓷收藏品,后他采访我写了一篇《藏瓷十年无人知》的报道在报刊上发表,并邀请我参加上海建城七百周年收藏展。1995年底,吴少华、陈宝定、兰翔先生还推荐我参加在广东惠州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收藏博览会,同时我被由故宫专家参加的评选委员会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收藏家”。后我又被兰翔先生提名推荐为上海虹口区收藏学会副会长。1999年上海市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筹办开街时,时任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局长的张永林先生来我家欣赏古陶瓷藏品后,慧眼识才邀请我入驻进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创办“文博堂·古陶瓷奇石明清家具收藏馆”。如今“文博堂”收藏馆也因上海多伦路文化街的名声传到海内外旅游界、收藏界。因为“文博堂”收藏馆是上海旅游局对外公布公开对外宾开放的上海22家备案的民间收藏馆之一,几乎每个星期,总会有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拿着旅游画册慕名前来造访并摄影留念。以上介绍的是我在参加民间收藏活动初期及创办“文博堂”收藏馆遇到高人帮助的概况。在编辑古玩收藏专版、收藏专著出版及古玩教学方面,1994年,因时任上海劳动报总编、文人收藏家顾行伟策划,在劳动报副刊部主任、作家胡绳梁的大力支持下,我在劳动报创办文博收藏版至今,这是上海新闻界最早创办的收藏号刊之一,十几年来影响了大量的民间收藏者进入古玩收藏界。由于十几年来每一二个星期编辑一个文博收藏版面,我自己陆续也写了近百万字的收藏随笔、收藏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