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首页 | 专题 | 连载 | 新闻 | 书评书摘 | 访谈 | E-book | 书城 | 组合查询
热点推荐

丹·布朗 村上春树 奥尔罕·帕慕克 黎东方 钱文忠 米兰·昆德拉 多丽丝·莱辛 郭敬明 余秋雨

您的位置:易文首页>>图书频道>>评介

在琴键上写作

2012-8-19 10:19:36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张旋

  一本非常可观的古典音乐阅读和思考笔记,主题是“生活和音乐的相互渗透”,致力于将生命形态反映为音乐形态,或者相反。作者对音乐既有深厚的阅读兴趣,又有丰富的演奏经验,就像手按在琴键上写作,分析的精细传神,普通读者立刻能够感同身受:

  “斯卡拉蒂乐谱如此干净,音符如同颗颗小钉子般兀立,没有横向的指示,其关系全靠演奏者小心翼翼地把握。Tharaud几乎把钢琴感给消解了,以一种很尖很细,类似‘敲’和‘切’的触键。”

  这一段还只能算零敲碎打,用生动的描述将演奏者的经验有效地传达出来——或者说保留下来,非常吸引读者。作者自己的阅读兴奋点也常常集中于此,由她精心摘取的精彩佳句,点缀在文章的各处,构造出一个层次丰富的音乐世界让人大开眼界:“……在这里,我的音区比中提高,所以我寻找一种轻盈透明的声音,有表现力但不盖过中提。”(《闲话瓜内里四重奏》)类似这样的引用,使读者的听觉不得不变得灵敏起来。

  如果一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没有灵敏的听觉也很难有真正澄明的意识。欧洲古典音乐,相比较其他艺术,有一套更成熟、简洁、有效的创作法则,它所处理的符号系统也比文学和美术更概括和完备,它能通过一种能把握全局的专注,将一切推向完美,谈论音乐就是谈论完美、平衡、分寸感,并从中激发出最深遂的智慧,卓越的音乐家都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当然,现实之所以是现实,就在于最彻底的完美主义者也不完美。研究音乐家的不完美就是从现实的角度研究音乐,不完美就像使音乐家的艺术结成珍珠的异核——这个比喻有点简陋,不过也能形象地说明下音乐家的风格和成就。研究音乐家的不完美,实际上是谈论音乐文化的基本方式。文化,按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说法,“就是对完美的探究和追寻”。但是,让一个人在艺术和生活上同时追求完美是不可能的。

  很多音乐家不愿意将音乐和生活放在一起谈,这只是一种明智的处世之道,这样有利于将他们音乐上的完美独立出来免受侵扰,但音乐可以与生活无关,生活不能与音乐无关。音乐对生活的影响在音乐家那里更显而易见。虽说这是一种“互扰”的关系,但对于执着于音乐的音乐家来说,音乐对生活甚至起绝对主导的作用。阿诺德·勋伯格、娜迪亚·布朗热和莱昂纳德·伯恩斯坦的生活,音乐无处不在。也许人们不能用生活解释他们的音乐,但绝对需要从音乐来理解他们的生活,而他们的生活就是最具有音乐文化的现实例子。

  谈论音乐文化的书籍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人写的音乐随笔,另一种是音乐人写的文化随笔。前者著名的有叔本华、尼采、萧伯纳;后者有李斯特、德彪西、勋伯格。前者局限于听觉和联想,致力于与音乐相媲美的散文,阅读的感觉很爽,但对音乐的表述流于抽象;后者尽量传达自己独特的实践经验,但又常常显得过于专业、艰涩。本书是在两者之间搭上一座桥梁,当然也略偏于后者。

  将音乐家的生活和他的作品结合起来谈论,只有对世俗生活的真正的理解和欣赏,才能避免断章取义和牵强附会,以及总是不自觉贬低生活的价值。读完本书就像读完一架子书,然后全都归回原处,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格雷厄姆·格林说:“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激情可以使一架子小说形成一个体系”,本书的激情就是将生活浸透于音乐所形成的,像河流一样奔腾不息的宁静,一个移动的乐园。

http://www.ewen.cc

     我要发言   



|公司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08  ver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