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首页 | 专题 | 连载 | 新闻 | 书评书摘 | 访谈 | E-book | 书城 | 组合查询
热点推荐

多丽丝·莱辛 郭敬明 丹·布朗 奥尔罕·帕慕克 黎东方 钱文忠 余秋雨 米兰·昆德拉 村上春树

您的位置:易文首页>>图书频道>>评介

“《失忆》最鲜明的特色是体裁”

2013-1-28 10:39:15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作者:杨梦瑶

  心理小说与“元小说”的结合

  “《失忆》最鲜明的特色是体裁”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不仅让莫言为全球瞩目,中国读者也对瑞典文学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去年10月,两位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Goran Malmqvist)和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一同从瑞典远赴中国。马悦然带来了2012年诺奖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诗作《记忆看见我》《巨大的谜语》的中译本,谢尔·埃斯普马克出席其《失忆的年代》长篇系列的第一部《失忆》中文版新书发布会。

  历经十年才完成出版的《失忆的年代》系列,被余华赞为“里面的优美让我想起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面的不安让我想起了弗洛伊德的《释梦》。”而它的中文译者万之更称其为“不是一般大众能够欣赏的”。日前,《失忆的年代》译者、翻译家万之接受了本报记者邮件采访。

  谢尔·埃斯普马克与《失忆的年代》长篇系列的第一部《失忆》

  一个令人高兴的巧合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万之与陈安娜伉俪是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陈安娜这位本姓古斯塔夫森的瑞典翻译家,是瑞典隆德大学汉学家罗斯招收的首批中文博士生之一。陈安娜长期从事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作品都经由她翻译成瑞典文版,为瑞典读者熟悉。而万之,本名陈迈平,在挪威奥斯陆大学获得戏剧学博士学位。将瑞典文学翻译成中文是他目前的主要工作。

  可以说,在中国文学与瑞典文学的相互交流上,万之与陈安娜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奠基者。

  “瑞典文学引进中国的时间比较早”,万之告诉记者,1918年,瑞典戏剧家、小说家斯特林堡的作品《不自然的淘汰》被引进国内,标志着瑞典文学被介绍到中国。但是,相比英法等欧洲国家和美国文学作品,瑞典文学并没有被大规模的引进。对于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对瑞典文学最深的记忆,莫过于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直到2011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问鼎当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才再次获得国内读者的关注。”

  多年前,马悦然就向万之推荐过七卷长篇系列小说《失忆的年代》。2012年2月,万之开始着手此系列小说的翻译工作。去年10月,此系列小说首卷《失忆》由上海世纪文睿出版公司引进。一部瑞典小说恰好在莫言得奖当月引进,作者谢尔·埃斯普马克感叹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巧合”。

  《失忆的年代》系列历经十年才完成出版,首卷《失忆》于1987年在瑞典问世,1997年,最后一卷《欢乐》出版。其间陆续出版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和《复仇》。七部小说独立成篇,以“失忆”作为主线,形成贯穿现代社会的一个个横截面。

  谢尔·埃斯普马克是瑞典著名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迄今出版过11本诗集。1987至2004年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身兼文学创作者和文学评论者的“双重身份”,作者具有和其他作家迥异的创作风格。

  “集创作和研究于一身的人,因知识性强,常常引经据典,给翻译带来一定难度。”在万之看来,《失忆的年代》中,埃斯普马克参考但丁《神曲》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结构,在小说七卷中一个个介绍不同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特殊性,这和维吉尔带但丁游览地狱介绍各类人物,巴尔扎克在《葛朗台》《高老头》《贝姨》这些长篇中写人物,有很多相似。万之认为,《失忆》和卡夫卡《审判》及加缪《局外人》亦有关联。正是这些躲藏在各处的学院派的文学知识让《失忆的年代》不容易让读者接受。

  自1990年在瑞典生活以来,万之已经熟稔瑞典语和英语。他认为一位优秀的中文翻译者应该中西贯通,并且从原文翻译最佳。翻译最大的挑战不是译出原文的意思,而是译出原文的原汁原味和风格。“我希望自己能够往"信达雅"的高度努力。”这是万之的翻译目标。

  “现在我国有些外国文学翻译是从第三种语言,主要是英文转译,那么失真就更多。比如说,瑞典使用货币是克朗,美国人翻译瑞典侦探小说,为了方便改了美元,结果有的中文再翻译,就照样写美元,可是瑞典怎么会使用美元呢。这就是译者弄出的笑话。”

  一部独特的哲学思辨小说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一部通俗文学作品,而是带有哲学思考意义之作。”万之对记者说,《失忆》不仅“抽象”而且“独特”。其独特在于题材,更在于体裁,可以说是心理小说,也可以说是哲理小说。

  《失忆》源自现实生活:多数人曾有过在上班路上突然询问自己有没有给自家门上锁的经历,他或许会通过寻找包中的钥匙、自己双手的触碰记忆等来唤起自己“门是否锁上”的回忆。

  “这不是一部用银行点钞机的方式可以阅读的书,而是一部应该用警察在作案现场采取指纹的方式来阅读的书。”作家余华如此评论。

下一页

http://www.ewen.cc

     我要发言   



|公司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08  ver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