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日] 冈村秀典
译者:陈馨 译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2020-09-01
ISBN:9787532595884K.2825
版次:01版01次
导语
自本世纪初“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以来,中国早期文明的相关研究成为学术热点。而随着二里头、良渚、石峁、陶寺等遗址的进一步发掘与研究,夏代前后的考古学与历史研究更是火热,但以往的著作或是从中国自身,或是从西方(欧美)角度进行研究和观察,作为中国文明研究的又一重要角度(日本汉学),日本学者的著作将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内容提要
本书以最新的考古材料为依托,以文明形成全景化的视角,对中国文明形成中*重要的两项因素:农业和礼制进行深入研究,既关注公元前3000年以来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又对各时代极具代表性的发现进行细节剖析,如对陶器造型与功能的辨析、对丧葬习俗的独特理解等,因而颇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冈村秀典(Okamura Hidenori)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1957年生于日本奈良市,198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1982年作为留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助手、九州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和教授,2000年获第13届滨田青陵奖,2019年获“立命馆白川静记念东洋文字文化赏”。师从樋口隆康、林巳奈夫教授,受宿白、邹衡、俞伟超等先生的熏陶,主要研究中国考古学,并多次来华参与考古调查和发掘。著有《三角缘神兽镜的时代》(吉川弘文馆,1999)、《中国古代王权与祭祀》(学生社,2005)、《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讲谈社学术文库,2007),编著有《国家形成的比较研究》(学生社,2005)、《云冈石窟:遗物篇》(朋友书店,2006),《云冈石窟的考古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总监修《云冈石窟》共42册(科学出版社,2014-2018)。
译校者:
陈馨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曾于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历史文化学专业攻读博士课程,现就职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秦小丽 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