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教材教参
|
教学资源
|
教材研究
|
学生园地
|
专题活动
|
教师工作室
|
论 坛
你的位置>>
易文首页
>>
教育频道
>>
《历史与社会》
>> 七年级上册>> 课堂实录
保护视力色:
第九课 第三部分 社区的变迁
文/
来源:易文网
建议讨论的问题
〈br〉 〈br〉 1、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br〉 2、怎样引导学生分析社区的变化轨迹?〈br〉 3、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br〉 〈br〉
案例描述
〈br〉 〈br〉 身为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本科生,这几年一直在历史讲台上辛勤地耕耘,虽不算业绩突出,但至少在这块领域上是得
应手。但是,伴随着国家的课程改革,它要我由一名历史潘老师脱身而为一名要兼备历史、地理、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素
的潘老师,一时间觉得晕头转向。这种变化让我要从很多方面做些调整,才能适应
课改的需要。无形的重担压在肩上,我再也无法轻松地去面对那本小小的教科书了。下节课是讲“社区的变
”,这是一个既时髦又陌生的名词,一时间竟无从下手,我该如何去做呢?如何才能让学生能学懂,而且是轻松地学懂呢?同时在这种学习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呢?真是很难!〈br〉 〈br〉 这节课只有两页书,除了插图外,文字寥寥几个字,可一节课需要45分钟,如何去拓展它的知识空间呢?要下课的时候,我同全班同学做了一次简短的讨论,让他们提想法,那个一贯愿意快言快语的小个子江说:“老师,你给我们多放些录象
,我们就愿意上那样的课,就像上节课看繁华的南京路那样,真过瘾!”这时,一向沉
、知识面很宽的李说:“我觉得应该多些讨论,同时老师多给我们怎加些史料,比如:城市社区的发展情况,像长安城的情况,老师就应该多给我们讲讲,您不是历史老师吗?这对您来说一定是轻车熟路的。”看看,将我的军了,这个调皮鬼!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
了不少,对我的启发也不小,似乎是也有了些许的思路了。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些需要课后完成的作业,如:搜集你所知道的美丽社区的图片资料、音像资料
。
时,下课的铃响了,学生们像小鸟似的涌向了操场。〈br〉 〈br〉 第二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社区的变迁”这一课就要于同学们见面了,我依旧是怀着那种希冀的心情走向教室,去面对那些经过课改后异常兴奋的可爱的孩子们。当我环视课堂后,发现同学们的情绪也是很
涨,师生互致问候后,新的授课开始了。〈br〉 〈br〉 社区的变迁过程分为四个时代,内容较为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针对这时候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将这段几十个字的文章编成小品。一时间教室沸腾了,他们在忙着搭伙、准
道具、准备台词,
着他们可爱的样子,谁说他们不爱学,分明是潘老师的作用没有起到。经过片刻的忙碌之后,孩子们粉墨登场了。〈br〉 〈br〉 首先是第一组的同学,只见那个调皮的谭将不知谁的红围巾披在身上,头上还系着一个小围脖,手里拿着纸制的“棍子”,身后跟着三个人,一边走
一边做出采集野果的动作,同时不时地将果实塞到嘴里,那副样子滑稽极了。正走着,忽然后面的一个喊了一声:“你看,有猎物
”于是,他们全都戒备起来,屏住呼吸,扑向那头猎物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顿美餐,当他们饱餐之后,谭说:“这儿的好吃的东西都没有了,弟兄们,咱们换个地方吧!”于是,他们打点行装奔向新的前程。这几个同学的精彩表演赢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br〉 〈br〉 这一组的表演向我们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旧石器时代社区的特点,使这段原本索然无味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起来。〈br〉 〈br〉 之后的三个时期,学生们的表演
是不时地赢来台下的阵阵掌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表情,精彩的表演,我真的是很欣慰,也深有感触: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就该这样,将孩子们原有的智慧潜能都挖掘出来呢?他们都是好样的,没
苯孩子,今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了。〈br〉 〈br〉 在讲到城市社区出现后,我着重介绍了长安城。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唐都长安示意图”,然后我说:“唐都长安有巍峨的宫城,是皇帝居住和处理国政的地方;皇城里面有政府的官府。城内街道、住宅规划得有如棋盘。唐政府重视绿化,城里多种槐树、榆树。“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的唐人名句,就是对长安绿化的描绘。〈br〉 〈br〉 长安城内的西市尤为繁华。外商的店铺很多。有腰缠万贯的珠宝商人,有药材商人,还有放高利贷的。
业的繁荣,促使城内开设许多旅店、货栈和茶肆。那时候,全国的宗教中心也在这里。”〈br〉 〈br〉 我在
如上介绍的时候,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同时我也从一些学生的眼神中读出了疑问,于是我适时地提问了一些问题,同时又出了一些讨论题。学生们兴奋的神经再一次被拨动,于是又有了一次次的精彩展示。这时,下课的铃响了,可我们师生好象还是意犹未尽,一节课的时间在这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下一页
http://www.ewen.cc【2005-11-8 15:21:27 阅24140次】
我要发言
相关信息:
沪B2-20040083-1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式
|
(如您发现本网站有违法和不良信息请致电53204934举报)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Y47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54号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21 ver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