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教材教参 | 教学资源 | 教材研究 | 学生园地 | 专题活动 | 教师工作室 | 论 坛
 你的位置>> 易文首页 >> 教育频道 >>《历史与社会》>> 教材培训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关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的修订

    文/宗和     来源: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原来分上、下两册,其中九上三个单元(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九下四个单元(我们的经济生活、我们的政治生活、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自今年秋季开始,九年级改为全一册。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在2001年新一轮课改启动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原九年级下册补充了一些本该在前面几册教材展现的内容,当时有个说法叫“拾佚补缺”。但是随着每年教材的修改,很多内容逐步归还原主。

    其二,在我们编写九年级下册的时候,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还没有出台。这次修订决定去除与思想品德课程重复部分,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无效劳动。

    其三,在九年级第二学期为学生留出一部分学业复习的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结业考试。
修订后的九年级全一册主题为世界历史与文化,共分四个单元: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机遇与挑战。前三个单元以原九上(最后一课除外)为主体,第四单元包括原九上最后一课,以及原九下“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部分。这四个单元皆有较大程度的修订。

    我们做了哪些具体修改呢?

    (一)对高度压缩的内容适当展开和补充,有的甚至重写。如:

    第一课:原分两框,即人类有共同的祖先、走向文明,修订后变为六框:人类有共同的祖先、采集和狩猎的时代、科学与人文知识的萌芽、从新石器到金属器、从动物驯化到植物栽培、从村落到城市。这样,学生可以对文明社会的曙光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由于我们教材的主编韩震同时又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的组长,在制订思想品德课标时,舍弃了有关人类起源的内容,还给了历史与社会课程。

    第四课:对“城市重新兴起与大学的诞生”进一步展开;第七课: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进一步挖掘;第十七课:对“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作了适当补充;第二十一课:除框的标题改动外,每框内容都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增删。

    除此以外,其他大部分课也都有程度不等的补充、完善。

    (二)增加了一些地理内容。如:

    第三课:对希腊文明的中心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作了进一步介绍,这样即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希腊文明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七年级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巩固。

    (三)增加了一些学生活动。如:

    第一课:绘制简单的人类起源谱系图;用竹子、皮筋、筷子等制作一幅简易弓箭。

    第四课:采访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了解现代大学的情况。

    第十课:课后学唱《国际歌》,探究歌词的含义。

    值得指出的是,九年级教材设置了比较多的大家谈、讨论内容,这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专门设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不求谈论达成一致的结论,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

    (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史内容的联系。如:

    第三课:比较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异同。

    第七课:讨论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不同后果。

    第十一课:对19世纪中国和日本改革的不同命运进行思考。

    (五)进一步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

    第四课:谈中古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异同点等。

    (六)适当补充了一些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如:

    第二十课:除增加“和谐社会”内容外,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八荣八耻”等内容有所涉及。

    (七)增加了一些图片,主要是地图和照片。增加的地图有:

    第一课:世界古人类分布图、公元1500年世界人种分布图

    第二课:佛教传播路线图

    第四课:基督教传播路线图

    第五课:伊斯兰教传播路线图

    除地图外,其他图片也视需要作了适当补充或替换。

    顺便说说,在九年级教材修改中,我们还及时采纳了晋城老师的意见。上个月据晋城教研室反映,有的老师指出,我们教材中关于最早人类出现的时间不一致,七年级是170万年前,九年级又说是190万年。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考古学家的最后考证,最早的人类化石定年为170万-190万年前。但是,为了教学方便,我们现在统一改为180万年前。
http://www.ewen.cc【2006-8-25 15:27:56  阅37934次】        
我要发言       

相关信息:

 





沪B2-20040083-1|公司简介|联系方式|
(如您发现本网站有违法和不良信息请致电53204934举报)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沪)字001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Y479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54号
沪公网备

沪ICP证020698

版权所有:上海数字世纪网络有限公司  
2001--2021  ver 3.00